海大经验分享|饲料行业全球战略投资方向分析
信息摘自:中国水产频道
本文根据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田丽女士所作报告《饲料行业全球战略投资方向分析——海大集团的一点探索分享》编辑而成)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企业在海外战略投资方面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而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产业战略布局的同时,面临的风险和困阻也同样不可忽视。海大集团作为中国饲料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在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借此和业者分享。
海大的国际化进程
海大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始于2011年,回过头来看,基本上是沿着“水产预混料领先销售——水产料工厂和水产种苗场同步布局——畜禽料工厂快速跟进——畜禽种苗配套跟上——产业链在区域逐步成型”的思路,以及“地区渐进发展、从产业到链条”的方式在拓展市场。
海大的第一个海外饲料工厂设立在越南,但实际上海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走得更早一些,在设厂之前就有预混料及其它品类的市场开发来打基础。目前,海大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等地都有布局。一定时间内,海大需要调配在国内各版块上的资源给海外团队支持业务拓展,甚至可以说是需要不计成本地去做一些前期的投入。
在多数东南亚国家里,我们发现饲料原料的供应不会太均衡,本土化的自主供应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大量的原料要通过国际市场去采购,因此海大在国际上的一些采购网络对拓展海外市场也有较大的帮助。
不断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国际化的核心是不断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企业如果真的去海外建厂,那么在打造自身国际竞争能力上非常需要重视这三点。一是团队且适应于本地文化,二是客户和供应商有较强的本地化特征,三是资本和资产在本地化布局中面临较大的挑战。
企业在一个地方投资,需要去了解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个方面,所投资区域本身经济发展的状况,而经济发展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个国家政府的主要政策。那么,针对企业自身需求,我们需要看政府哪些相关的政策?这就是企业需要了解的第二个方面。
对企业而言,首先希望有相对宽松的劳动法规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相信大家还记得十年前中国劳动法刚推出来时,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有多大,全员在较高的社保基数基础上的社保、以及较高的社保费率水平使得企业社保支出负担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负荷较重。
其次,有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我们在外投资时,也有时候会碰到朋友问,说你投得出去能回得来吗?这里边实际上涉及的就是,企业在一个地方要想待下去,需要当局有良好的产权保护。过去我们也遇到过部分地区关系紧张时,且当局出现产业政策和国家资本在产业上的投入等类似调整时,我们当时也挺担心会受到冲击,还好只是阶段性。总归来讲,当局有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对企业的海外投资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护。
再者,教育水平适宜的劳动力。在东南亚市场,部分岗位的人均工资只是中国同等岗位工资水平的大概10%左右,但通过培训后人均效率能达到中国市场的30%左右,这里面就会带来效率上的优势。不过我们认为这种效率差优势不会存在太久,中国改革开放仅仅30多年时间,但在大概10年前中国的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就已经没有价格上的竞争力。东南亚国家的人口基数远不如中国,同时它由于国家较小,国际化进程会大大快于整个庞大的中国市场,所以劳动力价格差的存在时间非常有限。
第三个方面,企业会希望看到当局有稳健的、能维持长期增长的经济政策,以及较低的、可以刺激投资的实际利率,还有较少的投资与贸易壁垒,以及存在不断拓展的市场。企业去海外投资时,不可能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带过去的,部分需要在当地融资,但面临非常高的利率水平的影响。反过头来看,利率高也存在好处,就是企业如果拥有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同时能够在本国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时,实际上在跟本土企业竞争中,你的资金成本会具有鲜明的优势,不过这里边的挑战在于汇率风险管理,因为东南亚国家的货币是小币种,在国际市场上相关风险管理工具不多,而且在进行汇率互换时,你的交易对方是银行。
上面我们讲了在不同市场上的一些考虑,现在再把它归类到比较具体的政策上,我们会发现货币政策是所有政策研究的核心。围绕货币政策,我们需要关注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和赤字、税收)、收入政策(对工资和物价的阶段性政策)、贸易政策(关税和配额)、外国投资管制和外国直接资本吸引、国有化和私有化政策、资源管制(准入和产权)、汇率管制(资本和经常账户)等方面。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重大的政策问题,比如种族和宗教摩擦、战争和恐怖威胁,党派之争和选民整治,教育、医疗、福利之争,能源、环境危机、基础设施发展等,这些问题影响经济增长、贸易、教育、生活环境和社会安全,但竞争无处不在,国家和企业都需要在更大范围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同时,各地基础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企业在当地的资源配置,前期投资的时候对这些方面的评估非常重要。
实现真正的本土化
中国企业在很多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竞争优势,比如勤奋、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成功的动力等,因此要主动参与到领先市场的竞争中去,从竞争中学习技术、管理和经营,然后以技术和人才集聚地区为核心,设立研发和研究机构,围绕人力、资本运营等进行布局。
真正的国际化其实是最大限度的本土化,尽管过去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发展中非常大的一个推动力量,但实际上到了今天,我们觉得行业对外企的依赖没那么大了,甚至说只有本土化很好的外企才能在中国各大领域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所以,企业得全身心地拥抱真正的本土化。这就需要企业培养本地团队实现最小化的内部交易成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知识、技术、管理和经营技能的转移,并且能尊重本地竞争对手,尊重本地的文化等,然后帮助客户实现成功。
此外,我们认为在国际化过程中,对国际化资本的应用还是很有必要,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资本提供者,另一方面它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和技术传播者。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资本?首先要对东道国比较熟悉,并且要比较活跃和熟悉国际市场。其次,对资本的安排一定是长期和短期要做好合理的配比,在既定风险下,追求回报最大,或者说在既定回报目标下,追求相对最小的风险。因此,做好资产负债表管理非常重要。
对一个市场的研究,都是从宏观到围观。首先要深入了解市场和政策的环境,比如说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凭自身的加工成本、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等,能否做出更有优势的产品参与竞争。还有要合理评估国际扩张的时机,这个前面已经有些讲述。然后要判断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之中就要特别关注汇率和利率的波动对企业投资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比较预见性地,更有逻辑性地去推断未来市场可能的发展轨迹。我觉得,在未来世界的资源版图上,必将会有中国企业浓墨重彩的印迹。